2016年7月11日,信誉好的十大网投、浙江大学“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暑期实践队走进威宁县石门乡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队上午从县城乘车到达石门乡人民政府,听取乡政府工作人员对石门乡的介绍。石门乡地处威宁县西北部,距县城140公里。全乡总面积140.5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87个村民组20613人,其中少数民族5730人,占总人口27.8%。人均占有耕地约3.5亩。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34元。目前,全乡贫困人口1486户5311人,贫困发生率25.8%。全乡种植业以玉米、洋芋、烤烟、大豆为主,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近4万亩。中草药资源丰富,有野生天麻、半夏、三七、红豆杉等中草药材,产量丰富。养殖业以猪、鸡、牛、羊等畜禽为主,畜牧业发展潜力大。全乡还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矿等资源,辖区内无烟煤分布广泛,煤带长约18公里,已探明的无烟煤储量约2亿吨。近年来石门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玉米2.3万亩、马铃薯2.3万亩、烤烟3852亩、蔬菜1100亩、中药材2000亩,粮食总产量达11987吨。大力发展畜牧业,大牲畜存栏2723头,猪存栏9800余头,羊存栏5660余只。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荒山绿化2万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土坯房改造1075户。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减少贫困人口1420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财政总收入53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4元。
下午13时,调研队开始了对石门乡光华小学遗址和柏格理文化建筑群的参观。光华小学遗址为省级文保单位。据介绍:早在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里等人就到石门传教、办学,创办光华学校教育体系,石门坎的文化、教育日益鼎盛,成就辉煌。在这里,柏格理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创办乌蒙山第一所苗民小学,建威宁县第一所中学。培养出苗族第一位博士;在中国首创和实践双语教育;开中国近代男女合校先河;创乌蒙山最早麻风病院;建立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创建乌蒙山区第一所西医医院;率先成为乌蒙山区接痘疫苗预防天花的地方。石门坎因此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和“西南苗族文化复兴地”,名扬海外,就连国外邮件直书“中国石门坎”也可收到。柏格理为石门这片沃土注入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因,近年来,在石门乡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发展现代化搞笑高原生态农业,石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经济水平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观结束后调研队随即调研了石门乡年丰村烤烟种植基地和高潮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据负责人介绍:石门全乡253户农户共计种植烤烟10400亩,年丰村基地有3188亩,一般是先签合同再种植,不愁没有销路,可获得均价3400元/亩左右的收益。威宁县石门中药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威宁县石门乡高潮村一组,于2010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股东8人,合作社业务范围包括组织种植、采购、收购、销售成员及同类经营者的中药材等。2012年10月合作社被评为县级龙头企业,同年12月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现已获得国家商标总局颁发的商标证书。合作社位于威宁县城西北部,距石门乡政府驻地10公里,合作社主要从事与农业种植技术服务、科研、品种改良、销售等的工作,其中以中药材种植、成品加工为主。
约19:00,调研队结束了对石门乡的调研,返回驻地。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友情链接: